- ·上一篇內容:Python中的字典類型:創建、訪問、修改、刪除與相關函數
- ·下一篇內容:R語言中使用箱線圖檢測數據的異常值并進行標注
Python中的for循環語句
幾乎所有的語言中都有for循環。Python中的for循環與其它語言稍微有些不同,其主要用于循環迭代序列數據,如列表、元組、字符串等。
一、Python中for循環的語法結構
Python中的for循環語法結構相對簡單,其形式如下:
for
迭代變量
in
序列名稱:
循環體語句1
......
循環體語句n
二、Python for循環舉例
1、for循環用于字符串迭代中
使用for循環可以迭代字符串中的每個字符。
s = "翔宇亭IT樂園"
for
c
in
s:
print(c)
輸出結果:
翔
宇
亭
I
T
樂
園
這個例子簡單的迭代輸出字符串中的每個字符,下面這個例子是統計字符串中某個字符出現的頻率。
s = "他對人民的愛是無私的愛,最真誠的愛。他的愛是偉大的愛。"
icnt = 0
for
c
in
s:
if
c == '愛':
icnt += 1
print("愛出現的次數為:", icnt)
輸出結果:
愛出現的次數為: 5
2、for循環用于列表中
Python中的列表是使用比較頻繁的一種數據類型,其創建與使用方法可以參見本站《Python中創建列表、訪問列表、刪除列表等操作方法》。使用for循環可以方便的迭代訪問列表中的數據
lst = ['Python', 'R', 'Java', 'HTML']
for
e
in
lst:
print(e)
輸出結果:
Python
R
Java
HTML
我們也可以通過列表的索引來訪問列表,這需要借助于range()函數。
lst = ['蘋果', '櫻桃', '哈密瓜', '榴蓮']
for
i
in
range(len(lst)):
print(f'當前索引{i}, 值為:{lst[i]}')
輸出結果:
當前索引0, 值為:蘋果
當前索引1, 值為:櫻桃
當前索引2, 值為:哈密瓜
當前索引3, 值為:榴蓮
3、for循環用于元組中
for循環對元組的操作與列表相同.
下面這個例子是求元組中數據的和。
t = (1, 2, 3, 4, 5)
sum = 0
for
e
in
t:
sum += e
print('和為:', sum)
輸出結果:
和為: 15
for循環也可以用于集合set或字典的操作中,詳情可以參照本站中的相關內容。
三、for循環與range()函數配合使用
本站前面介紹了range()函數的具體使用方法,大家可以在《Python中的range函數》一文中了解詳細的情況。
range()函數配合for循環可以實現更加豐富的操作功能,下面給幾個例子用于說明具體使用方法:
求1~100所有整數的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1, 101):
sum += i
print("1~100所有整數和為:", sum)
輸出結果:
1~100所有整數和為: 5050
使用range時需要注意,其表示的循環范圍不包含結束位置處的數值,如本例中range(1, 101),循環時不包括101。
四、for循環也可以嵌套使用
使用for循環輸出九九乘法表。
for
i
in
range(1,10):
for
j
in
range(1, i + 1):
print(f'{j}×{i}={i*j}', end = ' ')
輸出結果: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五、for循環與else配合使用
for循環可以與else配合使用。當循環條件不滿足時(如序列中的元素循環完畢)則執行else的語句塊。
langs = ['Python', 'Java', 'C#']
for
e
in
langs:
print(e)
else:
print('列表內容輸出完畢。')
輸出結果:
Python
此外,break語句和continue語句也可以運用到for循環中,本站將在今后進行詳細介紹。
Java
C#
列表內容輸出完畢。
如對內容有疑問,請留言評論。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本文鏈接地址:翔宇亭IT樂園(http://www.sunyaoshi.com)
本文鏈接地址:http://www.sunyaoshi.com/article/python/2020/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