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標題關閉所有內容預覽 | 展開所有內容預覽
-
常見的網絡操作系統
[內容預覽]
99 | 2014-02-13
目前,常見的用于網絡的操作系統主要有NetWare、Windows Server、Unix和Linux四種。 (1)NetWare NetWare操作系統對網絡硬件的要求較低,同時兼容DOS命令,其應用環境與DOS相似,且應用軟件較豐富,技術完善、可靠,尤其是無盤工作站的安裝較方便,因而較低配置或整體檔次不高的微機在組網時應選用NetWare。NetWare服務器對無盤站和游戲的支持較好,常用...
[閱讀全文]
-
Linux網絡服務配置中FTP配置的方法
[內容預覽]
81 | 2011-07-02
本文講解了再Linux中配置FTP的方法。(虛擬用戶和用戶獨立配置文件)。 1.把網卡連接方式設置成“自定義àVMnet2”,然后使用netconfig設置本機網卡參數 [root@localhost ~]# netconfig 把網卡重啟,使新IP地址生效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使用adduser命令創...
[閱讀全文]
-
[圖文] Linux網絡服務配置--iptables配置實驗
[內容預覽]
161 | 2011-07-02
本文以實驗的形式講解了Linux網絡服務配置中iptables配置的方法,實驗內容及要求如下: Iptables實驗 啟動兩臺linux虛擬機,第一臺linux有兩塊網卡,并配置防火墻,第二臺linux有一塊網卡,是公司的服務器;防火墻為自己和服務器提供訪問控制,服務器上配置web、FTP、和DNS服務。 實驗步驟 (1)配置本機網絡參數 [root@localhost]# netc...
[閱讀全文]
-
[圖文] TCP/IP參考模型與協議
[內容預覽]
146 | 2010-10-06
TCP/IP協議即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組協議,它是為跨越局域網和廣域網環境的大規模互聯網絡而設計的。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絡的祖先ARPANET和其后繼的因特網使用的參考模型。當無線網絡和衛星出現以后,現有的協議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
[閱讀全文]
-
[圖文] ISO/OSI參考模型
[內容預覽]
307 | 2010-10-06
OSI參考模型是把開放式系統連接起來的標準,它將計算機網絡分為7層,如下圖所示: 1.物理層 物理層(physical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鄰節點之間原始比特流的傳輸。物理層的設計主要涉及物理層接口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以及物理層接口連接的傳輸介質等問題。還涉及到通信工程領域內的一些問題。 2.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
[閱讀全文]
-
什么是網絡協議
[內容預覽]
46 | 2010-10-06
為網絡數據交換而制定的規則、約定與標準稱為網絡協議。通信協議代表著標準化,規定了計算機信息交換中消息格式和意義的協定,是通信雙方都必須遵循的一系列規則。 協議有三個要素,即: 語義(Semantics):“講什么”;控制信息的內容,需要做出的動作及響應; 語法(Syntax): “怎么講”;數據與控制信息的格式、數據編碼等; 時序(Timing): “序速控”;事件先后順序和速度匹配。本文...
[閱讀全文]
-
[圖文] 局域網的媒體訪問控制方法
[內容預覽]
111 | 2010-10-01
環形或總線拓撲中,由于只有一條物理傳輸通道連接所有的設備,因此,連到網絡上的所有設備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才能確保傳輸媒體的正常訪問和使用。常用的媒體訪問控制方法有: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控制令牌(Control Token)及時槽環(Slotted Ring)三種技術。 ...
[閱讀全文]
-
[圖文] 什么是寬帶系統
[內容預覽]
70 | 2010-10-01
在LAN范圍內,寬帶一般用于傳輸模擬信號,這些模擬載波信號工作在高頻范圍(通常為10~400MHz),因而可用FDM技術把寬帶電纜的帶寬分成功經驗多個信道或頻段。寬帶系統采用總線/樹形拓撲結構,可以達到比基帶大得多的傳輸距離(達數十公里),這是因為攜帶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在噪聲和和衰減損失數據之前,可以傳播較長的距離。 寬帶同基帶一樣,系統中的站點是通過搠頭接入電纜的。但是,與基帶不同的是寬帶本...
[閱讀全文]
-
[圖文] 什么是基帶系統
[內容預覽]
321 | 2010-10-01
使用數字信號傳輸的LAN定義為基帶局域網。數字信號通常采用曼徹斯特編碼傳輸,媒體的整個帶寬用于單信道的信號傳輸,不采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數字信號傳輸要求用總線形拓撲,因為數字信號不易通過樹形拓撲所要求的分裂器和連接器。 基帶系統只能延伸數公里的距離,這是由于信號的衰減會引起脈沖減弱和模糊,以致無法實現更大距離上的通信。基帶傳輸是雙向的,媒體上任意一點加入的信號沿兩個方向傳輸到兩端的端接器(即終端...
[閱讀全文]
-
基帶與寬帶的區別
[內容預覽]
512 | 2010-10-01
局域網(LAN)中使用的傳輸方式有基帶和寬帶兩種。基帶用于數字信號傳輸,常用的傳輸媒體有雙絞線或同軸電纜。寬帶用于無線電頻率范圍內的模擬信號的傳輸,常用同軸電纜。下表給出了這兩種傳輸方式的比較。 基 帶 寬 帶 數字信號傳輸 全部帶寬用于單路信道傳輸 雙向傳輸 總線拓撲 距離達數公里 模擬信號的傳輸(需...
[閱讀全文]
-
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內容預覽]
204 | 2010-10-01
本文主要講解了局域網的拓撲結構。局域網常用的拓撲結構有總線、環形、星形三種。 總線網一般采用分布式媒體訪問控制方法。總線網可靠性高、擴充性能好、通信電纜長度短、成本低,是用來實現局域網的最通用的拓撲結構,著名的以太網的CSMA/CD;另一種是總線拓撲網與令牌環相結合的變形,其在物理連接上是總線拓撲結構,而在邏輯結構上則采用令牌環,兼有了總線結構和令牌環的優點。總線網的缺點是若主干電纜某處發生故障...
[閱讀全文]
-
局域網的主要特點
[內容預覽]
483 | 2010-10-01
本文介紹了局域網的概念及主要特點。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種在有限的地理范圍內將大量PC機及各種設備互連一起實現數據傳輸和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網絡。 局域網(LAN)具有以下特點: (1)地理分布范較小,一般為數百米至數公里。可覆蓋一幢大樓、一所校園或一個企業。 (2)數據傳輸速率高,一般為0.1-100Mbps,目前已出現速率高達1000Mbps的局域網。可交...
[閱讀全文]
-
網絡安全技術
[內容預覽]
57 | 2010-07-10
1.網絡上的不安全因素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大量建設的各種信息化系統已經成為國家和政府的關鍵基礎設施,其中許多業務都是國際性的,諸如電信、電子商務、金隔網絡等。網絡信息安全已成為亟待解決、影響國家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重大關鍵問題。 計算機犯罪是一種高技術型犯罪,由于其犯罪的隱蔽性,因此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計算機犯罪已經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隨著Internet的廣泛應用,采用瀏...
[閱讀全文]
-
網絡管理基礎
[內容預覽]
56 | 2010-07-10
隨著網絡的規模不斷擴大,復雜性不斷增加,為確保向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迫切需要一個高效的網絡管理系統對整個網絡進行自動化的管理工作。網絡管理是計算機網絡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對網絡的正常運行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網絡管理的基本功能 網絡管理的目的協調、保持網絡系統的高效、可靠運行,當網絡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報告和處理。ISO建議網絡管理應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計費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
[閱讀全文]
-
什么是因特網(Internet)
[內容預覽]
220 | 2010-07-02
因特網是一個建立在網絡互聯基礎上的罪的、開放的全球性網絡。Internet擁有數千萬臺計算機和上億個用戶,是全球信息資源的超大型集合體。所有采用TCP/IP協議的計算機都可加入Internet,實現信息共享和相互通信。與傳統的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等傳播媒體相比,Internet使用方便,查閱更快捷,內容更豐富。今天,Internet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應用,并正在迅速的改變人們的工作...
[閱讀全文]
-
什么是內聯網(Intranet)
[內容預覽]
112 | 2010-07-02
1.Intranet 的定義 Intranet的浪潮沖擊著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從此人類社會進入了網絡時代。同樣,Intranet的浪潮也沖擊著企業的計算機應用。人們發現TCP/IP、HTML及Web等技術也可以用于企業內部信息網的建設,由此便引發了Intranet 應用的高潮。 Intranet按字面直譯就是“內部網”的意思,為了與互聯網Internet對應,通常將之譯成“內聯網”,表示這是...
[閱讀全文]
-
[圖文] 網絡的體系結構及其劃分所遵循的原則
[內容預覽]
98 | 2010-06-22
計算機網絡系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將一個復雜系統分解為若干個容易處理的子系統,然后“分而治之”,這種結構化設計方法是工程設計中常見的手段。分層就是系統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圖1)所示的一般分層結構中,n 層是n-1層的用戶,又是n+1層的服務提供者。n+1層雖然只直接使用了n層提供的服務,實際上它通過n層還間接地使用了n-1層以及以下所有各層的服務。 圖1 層次模型 層次結構的好處...
[閱讀全文]
-
網絡協議(Protocol)
[內容預覽]
51 | 2010-06-22
為進行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協議總是指某一層協議,準確地說,它是對同等實體之間的通信制定的有關通信規則約定的集合。 網絡協議的三個要素: 1)語義(Semantics)。涉及用于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2)語法(Syntax)。涉及數據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3)定時(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本文源自:翔宇亭——IT樂園(ht...
[閱讀全文]
-
海明碼
[內容預覽]
67 | 2010-06-21
1.海明碼的概念 海明碼是一種可以糾正一位差錯的編碼。它是利用在信息位為k位,增加r位冗余位,構成一個n=k+r位的碼字,然后用r個監督關系式產生的r個校正因子來區分無錯和在碼字中的n個不同位置的一位錯。它必需滿足以下關系式: 2r>=n+1 或 2r>=k+r+1 海明碼的編碼效率為: R=k/(k+r) 式中 k為信息位位數 r為增加冗余位位數...
[閱讀全文]
-
循環冗余碼(CRC)
[內容預覽]
139 | 2010-06-21
1.CRC的工作方法 在發送端產生一個循環冗余碼,附加在信息位后面一起發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的信息按發送端形成循環冗余碼同樣的算法進行校驗,若有錯,需重發。 2.循環冗余碼的產生與碼字正確性檢驗例子。 例1.已知:信息碼:110011 信息多項式:K(X)=X5+X4+X+1 生成碼:11001 生成多項式:G(X)=X4+X3+1(r=4) 求:循環冗余碼和碼字。 ...
[閱讀全文]
-
奇偶校驗碼
[內容預覽]
144 | 2010-06-21
奇偶校驗碼是一種通過增加冗余位使得碼字中“1”的個數為奇數或偶數的編碼方法,它是一種檢錯碼。 1.垂直奇偶校驗的特點及編碼規則 發送順序 ↑ │ │ │ │ I11 I12 ... I1q ┐ │ │ │ ┘ ...
[閱讀全文]
-
奇偶校驗碼
[內容預覽]
61 | 2010-06-21
奇偶校驗碼是一種通過增加冗余位使得碼字中“1”的個數為奇數或偶數的編碼方法,它是一種檢錯碼。 1.垂直奇偶校驗的特點及編碼規則 發送順序 ↑ │ │ │ │ I11 I12 ... I1q ┐ │ │ │ ┘ ...
[閱讀全文]
-
差錯的產生原因及其控制方法
[內容預覽]
51 | 2010-06-21
差錯控制在數據通信過程中能發現或糾正差錯,把差錯限制在盡可能小的允許范圍內的技術和方法。 信號在物理信道中傳輸時,線路本身電器特性造成的隨機噪聲、信號幅度的衰減、頻率和相位的畸變、電器信號在線路上產生反射造成的回音效應、相鄰線路間的串擾以及各種外界因素(如大氣中的閃電、開關的跳火、外界強電流磁場的變化、電源的波動等)都會造成信號的失真。在數據通信中,將會使接受端收到的二進制數位和發送端實際發送的...
[閱讀全文]
-
[圖文] 有線傳輸媒體
[內容預覽]
306 | 2010-06-19
1、雙絞線(TP)--由螺旋狀扭在一起的兩根絕緣導線組成。雙絞線一般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計算機網絡中最常用的是第三類和第五類非屏蔽雙絞線。 ⑴物理特性:銅質線芯,傳導性能良好。 ⑵傳輸特性:可用于傳輸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對于模擬信號,約5--6公里需要一個放大器;對于數字信號,約2--3公里需要一個中繼器。雙絞線的帶寬達268kHz。 對于模擬信號,可用頻分多路...
[閱讀全文]
-
[圖文] 數據交換技術
[內容預覽]
95 | 2010-06-19
數據經編碼后在通信線路上進行傳輸,按數據傳送技術劃分,交換網絡又可分為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圖1為一個交換網絡的拓撲結構 圖1 交換網絡的拓撲結構 1、 電路交換的工作原理 (1)電路交換的三個過程 1)電路建立:在傳輸任何數據之前,要先經過呼叫過程建立一條端到端的電路。如圖2.14所示,若H1站要與H3站連接,典型的做法是,H1站先向與其相連的A節點提出請求,然后A...
[閱讀全文]
-
[圖文] 數據編碼技術和時鐘同步
[內容預覽]
241 | 2010-06-19
1、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實現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互換的設備稱作調制解調器(Modem)。 模擬信號傳輸的基礎是載波,載波具有三大要素:幅度、頻率和相位,數字數據可以針對載波的不同要素或它們的組合進行調制。 數字調制的三種基本形式:移幅鍵控法ASK、移頻鍵控法FSK、移相鍵控法PSK。 圖1 數字調制的三種基本形式 在ASK方式下,用載波的兩種不同幅度來表示二進制的兩種狀態。ASK...
[閱讀全文]
-
數據通信方式
[內容預覽]
59 | 2010-06-19
1.并行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傳輸中有多個數據位,同時在兩個設備之間傳輸。發送設備將這些數據位通過對應的數據線傳送給接收設備,還可附加一位數據校驗位。接收設備可同時接收到這些數據,不需要做任何變換就可直接使用。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離通信。計算機內的總線結構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傳輸速度快,處理簡單。 2.串行通信方式 串行數據傳輸時,數據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線上傳輸的,先由具有幾位總...
[閱讀全文]
-
[組圖]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內容預覽]
559 | 2010-06-19
網絡拓撲結構是指拋開網絡電纜的物理連接來討論網絡系統的連接形式,是指網絡電纜構成的幾何形狀,它能從邏輯上表示出網絡服務器、工作站的網絡配置和互相之間的連接。 網絡拓撲結構按形狀可分為:星型、環型、總線型、樹型及總線/星型及網狀拓撲結構。 1、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布局是以中央結點為中心與各結點連接而組成的,各結點與中央結點通過點與點方式連接,中央結點執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結點相當復雜...
[閱讀全文]
-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內容預覽]
50 | 2010-06-19
計算機網絡的種類繁多、性能各不相同,我們根據不同的分類原則,可以得到各種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網絡。 1、按照網絡的分布范圍分類 計算機網絡按照其覆蓋的地理范圍進行分類,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類型網絡的技術特征。由于網絡覆蓋的地理范圍不同,它們所采用的傳輸技術也就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網絡技術特點與網絡服務功能。 按地理分布范圍來分類,計算機網絡可以分為廣域網、局域網和城域網三種。 (1)廣域網WA...
[閱讀全文]
-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和功能
[內容預覽]
118 | 2010-06-19
計算機網絡是根據應用的需要發展而來的,因此,從本質上說,它應是以資源共享為其主要目的,以發揮分散的、各不相連的計算機之間的協同功能。關于計算機網絡的定義業界沒有統一的標準,這里給出一種比較認可的定義。 將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再配有網絡軟件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稱為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主要表現在硬件資源...
[閱讀全文]